45年前,《我爱你,中国》的旋律从珠影厂这部华侨电影唱响

芝兰塾小编  
2024-10-10 14:17:08  
119


“百灵鸟从蓝天飞过,我爱你,中国!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,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......”每到国庆,《我爱你,中国》的旋律总会在我们耳边响起。
你们知道吗?这首歌曲已经走过了45载春秋,它的诞生,来自于45年前珠江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一部爱国华侨电影《海外赤子》。
9月25日上午,“我爱你,中国—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电影《海外赤子》上映45周年故事分享会”在广州举行。
活动由广东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与珠江电影集团主办。来自海内外专家学者、华侨代表、港澳台侨青年、在粤华裔留学生、广州地区各高校代表等出席活动,大家从各自领域出发,分享自己的家国故事,就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进行探讨。


活动现场
打捞被尘封的华侨历史
“每次听到《我爱你·中国》的旋律我都很感动,它总是能燃起我们海外华侨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。”分享会现场,一位身着红衣、白发苍苍的八旬老奶奶动情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,引来阵阵掌声。
她就是马来西亚砂拉越华人学术研究会会长林韶华,过去30余年,她一直在坚持打捞尘封的“南侨机工”历史,致力于向世界讲述80余年前发生在滇缅公路上的华侨抗战故事。

林韶华
正如最近热播的电影《里斯本丸沉没》一样,“南侨机工”也是一段尘封了多年的历史。
1938年前后,滇缅公路刚刚建设好,但汽车机工奇缺。为支持抗日战争,全世界先后有近3200余名华侨青年组成“南洋华侨机工回中国服务团”,分批来到滇缅公路,奔赴抗日战场。他们不顾安危,日夜穿梭在险象环生的“生命线”上,抢运前线急需的军用物资。战争惨烈,近一半华侨青年为国捐躯,长眠在滇缅公路之下。
“我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研究‘南侨机工’的历史,过去这段历史一直没有被解密,甚至很多‘南侨机工’的后人都不知道。我们去世界各地走访了许多亲历者、后人,希望让大家都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华侨抗战史。”现场分享时,林韶华精心准备了PPT,讲述30余年打捞历史的经过。她还带来了自己写作的中英文书籍《英雄的故事》赠予广东华侨博物馆。


林韶华向广东华侨博物馆赠书。
“我现在简直就是在和时间赛跑,那些亲历者一个一个老去,但故事还没讲完,工作还有很多。这段历史应该被记住,我会一直坚持找下去。”林韶华坚定地说。
创新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
“华人华侨在世界各个角落都为国家作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,这是一段厚重的历史,值得我们去发掘,讲好华侨爱国故事,讲好中国故事。”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、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、羊城晚报报业集团(羊城晚报社)原党委书记、社长刘海陵说道。


刘海陵
媒体人出身的刘海陵一直十分关注岭南文化的挖掘传播。他表示,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方式方法,用年轻人喜欢的形式去传播。例如近期走红海内外的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以及近几年火爆的游戏《原神》都是很好的例子,在游戏中潜移默化传播中国文化。
“作为媒体人我们更要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路径。”刘海陵介绍,羊城晚报作为文化大报,一直致力于岭南文化的传播。目前羊城晚报建设了“云上岭南”平台,在海内外传播优秀的岭南文化。尤其是近两年羊城晚报策划推出了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“山海计划”,孵化、培养青年导演,通过短片、微电影的方式,讲述岭南故事。
珠江电影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陈一奇表示,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,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导向作用,经典的电影更可以跨越时空引发共鸣与感动。新时代电影创作要守正创新、与时俱进,在题材、用人、创作上开拓创新,不断创造优秀的文艺作品,讲述好岭南故事、中国故事。
省委统战部副部长、广东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会长黄育振指出,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重温《海外赤子》这部经典电影,高唱“我爱你,中国”这首经典歌曲,向海外侨胞致敬,向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前赴后继的海内外中华儿女致敬,向爱国者致敬。他希望通过故事分享会,让年轻人了解经典,增强国家认同;讲好经典,赓续爱国传统;用好经典,涵养家国情怀。
转载: 羊城派文、图|记者 柳卓楠